國家“能耗雙控”政策的落地,對不少上市公司都產生了影響。9月22日起,至少有16家上市公司因能耗雙控停產、限產。其中包括錦雞股份、天原股份、西大門等上市公司。這股“限電風波”對廣東、江蘇、山東等制造大省都造成了嚴重影響,全國正式進入“限電時代”。限制用電勢必導致產能降低,有的中小企業甚至出現“開一停六”的情況,進入制造“霜凍期”,連基本經營都無法維持。難道國家真的出現能源短缺、供應不足的困境了嗎?
能耗雙控,實現產能優化
實際上,此次國家“限制用電”早有先兆。盡管國家一直以來強調節能減排、提出“雙碳”目標,并對高能耗行業進行了產能轉型。但我國一些地區仍舊面臨著能耗雙控的壓力,從今年上半年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來看,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等省份上半年的能耗強度不降反升。在嚴峻的節能形勢下,能耗管控將成為我國今后一段時期的新常態。
另一方面,由于我國是經濟受疫情影響最小、恢復最好的國家之一,我國的出口貿易也有了大幅增長。但我國出口的商品,其源材料以進口歐洲國家為主。高額定價加之我國出口的終端商品價格漲幅緩慢,導致我國的出口貿易越做越虧。為了預防產能過剩,生產的產品積壓賣不出去的情況,通過限量生產能夠淘汰落后產能,避免出現不可控風險。在此背景下,國家主動去產能勢在必行。
限電時代,制造業何去何從?
在國家管控能耗、去產能提質量的政策環境下,制造業受到了強烈沖擊,尤其高能耗企業亟需尋找順應風向,實現產能升級。在我國目前73%的發電量依舊來自煤炭的能源背景下,光能成為代替不可再生能源的最優選擇。如今已有不少優秀的企業走在前列,而格力電器就是其中的“標兵”。
從2012年就開始,格力電器就開始部署自己的清潔能源矩陣。十年前,北京嚴重的霧霾天氣已然為我國過度能耗排放敲響了警鐘。格力因此前瞻性地提出要將清潔光伏與高效空調進行跨界融合,從開源、節流兩層面開展節能降耗研發,形成全新的分布式發用電一體應用模式。在當時制造業普遍以火電為動能的形勢下,格力此舉是對能源結構轉型升級的躍遷。也是在這樣的理念驅動下,2013年格力全球首創光伏直驅變頻離心機系統,實現了光伏與空調的無縫結合,空調可直接使用來自光伏板的供電,并進入家居電力循環系統,開啟光伏直驅、余電實時上網的新模式。
但格力的“野心”遠不止于此,如何才能實現多元用電系統共同協作,成為了擺在格力探索之路上的一個難題。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格力用了五年時間在反復失敗與嘗試中摸爬滾打。終于在2018年,以光伏空調為中心構建了源儲網荷多元換流全直流系統,推出“全球唯一”的光儲直流空調系統,完成儲能供需聯動、光伏自給自足的又一飛躍。
如今,銀隆的鈦酸鋰電池加入光伏儲能系統為格力帶來新的發展潛能。鈦酸鋰電池擁有不析鋰、穩定性強及自我保護功能優越的核心優勢,為光伏新能源儲能系統的構筑提供了極佳的安全性保障。基于新技術的加持,格力在2021年推出第三代“零碳源”空調系統,創新并行梯級壓縮制冷、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可降低空調碳排放85.7%,這無疑是空調行業能源事業中的又一里程碑。
經過長期發展,格力光伏技術已擁有相對完善的光伏電器系統,憑借出色的光伏技術優勢中標多項國家項目,為能耗產業轉型帶來新的驅動力。目前,格力光伏(儲)直流空調系統已服務于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6000多個工程,覆蓋家居、社區、工廠、樓宇等個場景,提供發、儲、用、網、管系統能源解決方案,為制造業新能源轉型做出優秀示范。
2025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產業在技術創新與地緣格局重塑中迎來關鍵轉折。據 SEMI 最新報告,2024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達 675 億美元,同比增長 3.8%,其中晶圓制造材料占比 63.6%,達 429 億美元。另據世界集成電路協會(WICA)預測,受 AI 芯片與先進封裝需求驅動,…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汽車正從 “機械產品” 向 “智能電子終端” 加速轉型。近期,車載芯片、電池管理系統(BMS)、智能座艙電子等關鍵技術密集突破,不僅解決了用戶關心的續航、安全、交互痛點,更推動汽車電子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車載芯片:從 “卡脖…
電源作為能源供應的 “核心樞紐”,其穩定性、能效性與環保性愈發受到關注。近日,國內電源技術研發團隊傳來好消息 —— 新一代綠色智能電源系列產品正式落地,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在能效提升、智能調控及低碳減排方面實現多重突破,為工業生產、智能家居、新能源配套等場…
隨著 5G、新能源汽車、AI 服務器等領域的爆發式增長,作為 “電子工業基石” 的電路板行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近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國內電路板市場規模突破 2800 億元,同比增長 12.3%,其中高端產品國產化率較去年提升 8 個百分點,綠…
隨著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的快速崛起,作為產業 “基石” 的電子元器件行業近期動作頻頻,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雙輪驅動,為全球電子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技術突破:車規級、微型化產品成研發重點在近日舉辦的 2025 國際電子元器件展上,多款突破性產品引…
三星重啟美國泰勒晶圓廠,聚焦 2nm 制程與特斯拉合作三星電子宣布重啟對美國泰勒晶圓廠的投資,以特斯拉價值 165 億美元的 AI 芯片代工訂單為核心驅動力,計劃 2026 年底至 2027 年初實現 2nm 工藝量產。泰勒廠將采用單一無塵室部署 2nm 產線,初期月產能約 1.6 萬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