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豐富多元的飲食文化下,多功能的烹飪電器,逐漸走俏市場。能蒸善烤,一機搞定中西料理,輕松做出更多美食,聽上去非常完美,但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上下、內外層的受熱不均,導致烤糊或夾生;控溫不精準、升溫不迅速,導致水分流失、口感生硬;號稱一鍵直達的菜譜,變成了黑暗料理……總之,各種尷尬的“翻車”現場真的比比皆是。
功能上的強行拼湊和簡單堆砌,而忽視產品本身的創造性和專業性,造成了市面上的大多數微蒸烤一體產品,普遍存在“雜而不精”的問題。通俗來講,就是產品能用,但談不上好用;烹制的食物能吃,但談不上可口。從能用到好用,從能吃到好吃,只是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對企業的技術底蘊和研發實力,都有著極高的門檻要求。

源自日本百年品牌的重磅上市,徹底顛覆你的傳統認知。它既有東芝專注微波爐60年的深厚專利積淀傍身,又有以極致嚴苛和高品質聞名的日系制造加持,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匠心之作。
作為全新旗艦,東芝VD7000的性能再革新、體驗再升級,相對于上一代的VD5000,其配置上增加了5英寸的觸控彩屏、石窯自動烤、350℃業界最高烘烤溫度、550ml超大容量水盒,以及450道海量菜譜,堪稱行業頂配,秒殺國內千元機。
據悉,在引入中國之前,在日本已上市一年、銷售近萬臺,是持續熱銷的爆款機型。而能夠在極度挑剔的日本大賣,也充分印證了它的硬核實力。
“石窯烤”黑科技賦能,追求極致口感
技術上的領先性,是秒殺對手的核心競爭力。它搭載了業界首創的“石窯烤”黑科技,創新仿制古法石窯烘烤原理,頂部采用圓潤的弧形結構,形成包裹烤,宛如真正的石窯,讓食材受熱更迅速、對流更均勻,再配合全腔體的遠紅外噴涂,反射8%的熱量,使熱量更加集中,可達350℃業界最高烘烤溫度,為煮食提供星級料理艙的環境。

石窯美食的美味秘訣,正是因為食材的鮮味以及水分在嚴酷高溫中被牢牢鎖住。在350℃的極致高溫下,預熱200℃僅需5分鐘,不僅烹飪效率大大提升,食物在迅速受熱下,可最大程度保留內部水分,形成蓬松酥脆、外焦里嫩的絕贊口感。

效率上快人一步、口感上勝人一籌,東芝“石窯烤”黑科技的出眾實力還不僅于此。上下同烤、雙層烘焙的效果一致、口味俱佳,也是其他烤箱無法匹敵的性能優勢。外觀看似小巧輕薄,實際卻隱藏了“一次可出爐兩層”的大容量,輕松hold住各種聚餐場合。

同時,考慮到當下996年輕人快捷烹飪的訴求,在智慧科技的賦能下,創新應用“石窯AI自動烤”模式,可以省去手動調溫的繁瑣操作,讓美味一鍵直達。其原理是內置AI精密算法,通過感知不同食材最適宜的中心溫度,找到相匹配的烹飪程序,并進行自動烤制。對于用戶來說,不用看菜譜,不用管火候,只需把食材調好味放進去,就能輕松享受大廚級的美味,大大降低了烤類料理的烹飪門檻。
傳統的石窯烤爐,由磚石搭建而成,體積龐大且造價昂貴,只有在高品質的面包房或披薩店才能覓得其身影,無法應用于家庭環境。東芝廚電,作為微烤行業的佼佼者,將智能科技與精工制造相融合,匠心傳承古法技藝,讓更多家庭都能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極致口感。
450+海量菜譜,輕松玩轉全球美食
作為集微、蒸、烤多功能于一體的廚房料理達人,在玩轉烘烤的同時,其“微”“蒸”的技能,也同樣高人一等,達到了專業級別。

“微波”層面,在8眼紅外擺動加熱的基礎上,全新升級定位紅外探測加熱,1024點全域精準定位食物位置并對其恒定加熱,效果更穩定;同時搭配20cm大型微波攪拌片,覆蓋范圍更大,加熱更均勻。至此,你將告別傳統微波爐普遍存在的“干柴夾生”的痛點,即便是復熱的食物,也同樣美味可口,一嘗難忘。

另外,-10℃~90℃的寬域調節溫度,可靈活滿足軟化冰淇淋(-10℃-0℃)、溫熱米糊(30℃-40℃)、加熱飯菜(70℃-90℃)等不同料理的溫度需求。
在“蒸”功夫上,相比上一代,水箱容量和蒸汽量得以提升,1000W純蒸汽烹飪,可滿足中式家庭大火蒸的需求;同時配備低溫蒸模式,從35℃-95℃以5℃為單位,多檔溫度蒸汽可調,打造更精細化、專業化的料理程序,讓食物口感更滑嫩,減少營養流失。
依托于強大的創新內核,不僅讓微、蒸、烤的單項技能都達到了高水準,更注重各項功能之間的有機融合、互為輔助,從而極大拓寬了料理邊界。

據悉,內置450+智能菜譜(注:其他產品最多不超過100道),覆蓋全球各地的經典美食,只需一鍵操作,足不出戶就能輕松品鑒異國風味,享受舌尖上的饕餮之旅,且365天全年不重樣,為平淡的生活增添更多樂趣和幸福感。
其中,還有“日式營養師”專業定制的健康料理,如:過熱水蒸氣減鹽料理、組合烘烤脫脂料理、非油炸料理,以及由營養專家團隊歷時2年精心研發的減糖料理,多種健康烹飪方式,全力打造“健康與美味兼得”的新飲食理念。
和市面上同樣號稱有海量菜譜的自動炒菜機器人相比,的烹飪過程更健康、更營養,在無油煙、大容量、高效率的下廚體驗上,也更勝一籌。

作為日式精工之作,在細節設計上也處處考究,如易清潔納米陶瓷噴涂,不易沾粘油漬;業界最大的5寸觸屏,配有仿智能手機的流暢操作邏輯,以及專利5cm深烤盤、可拆卸接水盒、雙層LED護眼燈等,致力于更舒適的使用體驗。
2025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產業在技術創新與地緣格局重塑中迎來關鍵轉折。據 SEMI 最新報告,2024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達 675 億美元,同比增長 3.8%,其中晶圓制造材料占比 63.6%,達 429 億美元。另據世界集成電路協會(WICA)預測,受 AI 芯片與先進封裝需求驅動,…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汽車正從 “機械產品” 向 “智能電子終端” 加速轉型。近期,車載芯片、電池管理系統(BMS)、智能座艙電子等關鍵技術密集突破,不僅解決了用戶關心的續航、安全、交互痛點,更推動汽車電子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車載芯片:從 “卡脖…
電源作為能源供應的 “核心樞紐”,其穩定性、能效性與環保性愈發受到關注。近日,國內電源技術研發團隊傳來好消息 —— 新一代綠色智能電源系列產品正式落地,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在能效提升、智能調控及低碳減排方面實現多重突破,為工業生產、智能家居、新能源配套等場…
隨著 5G、新能源汽車、AI 服務器等領域的爆發式增長,作為 “電子工業基石” 的電路板行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近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國內電路板市場規模突破 2800 億元,同比增長 12.3%,其中高端產品國產化率較去年提升 8 個百分點,綠…
隨著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的快速崛起,作為產業 “基石” 的電子元器件行業近期動作頻頻,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雙輪驅動,為全球電子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技術突破:車規級、微型化產品成研發重點在近日舉辦的 2025 國際電子元器件展上,多款突破性產品引…
三星重啟美國泰勒晶圓廠,聚焦 2nm 制程與特斯拉合作三星電子宣布重啟對美國泰勒晶圓廠的投資,以特斯拉價值 165 億美元的 AI 芯片代工訂單為核心驅動力,計劃 2026 年底至 2027 年初實現 2nm 工藝量產。泰勒廠將采用單一無塵室部署 2nm 產線,初期月產能約 1.6 萬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