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通過整合渠道、海外建廠、設計服務出口等多元化手段,增強了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廣東家電品牌在南亞、東南亞、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創造了新的增長點在"廣東省家電商會20周年暨新質生產力賦能家電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廣東省家電商會會長、海信家電集團董事長代慧忠自豪地宣布,廣東已成為全球家電制造的領頭羊。然而,近年來,廣東家電行業也面臨諸多挑戰。國內市場遭遇實體經濟疲軟、發展信心不足、競爭激烈等問題;出口方面,地緣政治博弈加劇,科技脫鉤、產業鏈斷裂、貿易壁壘高筑、區域沖突頻發。面對這些困難,代慧忠表示,廣東家電企業應堅定品牌出海戰略,加快全球化布局,實現多元化發展。
在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拓展海外市場已成為中國家電企業尋求增長的重要途徑。為了贏得更高的市場份額和話語權,家電企業持續創新,不斷提升品牌競爭力,向產業鏈高端邁進。萬和新電氣董事長盧宇聰在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家電出口已呈現回暖跡象,預計全年出口業績將十分可觀。"海外市場已成為我們公司的主要增長點。"
出口回暖,粵家電堅定全球化發展
“讓我們的視野跨越國界,堅持走全球化發展的道路。"代慧忠的話語中透露出堅定的信念,中國經濟的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的步伐不會停歇。在全球市場中,中國家電品牌正迎來新的增長機遇。海關總署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中國家用電器出口量達到3.8億臺,同比增長19.3%,出口金額達到89.1億美元,同比增長10.9%。這一上升趨勢同樣體現在傳統大家電產品上,產業在線的數據顯示,5月空冰洗排產總量同比去年增長了15.2%。海爾智家公布的2023年財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收2614.28億元,同比增長7.33%,海外營收達到1364.12億元,同比增長7.62%。
中國市場的日益飽和促使企業加快出海步伐,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動也為中國家電品牌"出海"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萬寶國內營銷總經理陳剛指出,亞洲、非洲、南美、中美洲等地區的增長尤為顯著,而北美市場則相對滯后,全球發展的不均衡在此刻顯露無疑。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海爾、美的、海信等全品類家電品牌的"出海"成功,為創維等企業指明了方向。黃宏生還介紹,創維正在整合各子公司渠道,使消費者能夠在一家經銷商門店體驗到創維的全系列產品及服務。這一整合戰略已經擴展到海外市場,"全品類協同,聚焦一家"的模式為中國家電企業的國際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萬和新電氣董事長盧宇聰在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是中國家電品牌實施"出海"戰略的絕佳時機。隨著海外市場需求的回暖,萬和對2024年的海外市場持積極樂觀態度。一季度海外業績增長超過45%,訂單增長超過40%,主要增長來源為歐美國家,這與中國家電品牌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不斷提升密切相關。
出口路徑升級: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
在全球市場的廣闊舞臺上,中國家電企業不再只是生產者,更是品牌建設者和創新引領者。"我們的視野必須超越國界,堅持走全球化發展的道路。"代慧忠的話語鏗鏘有力,表達了中國家電業堅定不移的全球化決心。曾經,高端家電市場被歐美日韓品牌所主導。然而,近年來,中國家電企業憑借優質的產品、完善的供應鏈、智能化和本土化的創新,全面強化了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2023中國高端家電市場報告》顯示,中國在高端家電市場的貢獻度已經超越海外,話語權穩步提升。
萬和、創維、海信等企業正加大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布局,從產品出口到品牌出海,中國家電企業正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國際影響力。海信集團董事長賈少謙強調,建立自主品牌至關重要,"我們希望未來的發展中80%-90%都應該是海信的自主品牌。"通過贊助國際體育賽事,海信等企業正在提升品牌的全球知名度。美的、格力等頭部企業的海外業務也取得了顯著成效。2023年,格力電器的海外業務營業收入達到249.04億元,自主品牌占比近70%。美的2024年一季報顯示,海外電商零售額同比提升約60%,在多個市場實現自有品牌銷售的大幅增長。
中國家電企業正逐步擺脫OEM/ODM模式,走向自主品牌的道路。隨著本土企業保護氛圍的升溫,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投資設廠和品牌全球化意識的增強,都表明中國家電品牌出海已經進入了一個精細化、品牌化的新階段。
來源:南方都市報
2025 年,當 AI 芯片功率突破 2000W、新能源車續航向 2000 公里沖刺,導熱散熱材料正成為破解 “高溫瓶頸” 的關鍵。最新行業數據顯示,全球導熱散熱材料市場規模年內將突破 200 億美元,碳化硅、銅 - 金剛石復合材料等新技術密集落地,在 AI 算力、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掀起…
2025 年,全球連接器市場迎來歷史性突破,規模預計首次超越 900 億美元大關,年復合增長率穩定在 6.5% 以上。作為全球最大的連接器市場,中國貢獻了超過 40% 的份額,本土化供應鏈優勢持續凸顯,成為驅動全球產業創新的核心引擎。在新能源汽車、5G 通信、工業自動化等關鍵…
2025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產業在技術創新與地緣格局重塑中迎來關鍵轉折。據 SEMI 最新報告,2024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達 675 億美元,同比增長 3.8%,其中晶圓制造材料占比 63.6%,達 429 億美元。另據世界集成電路協會(WICA)預測,受 AI 芯片與先進封裝需求驅動,…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汽車正從 “機械產品” 向 “智能電子終端” 加速轉型。近期,車載芯片、電池管理系統(BMS)、智能座艙電子等關鍵技術密集突破,不僅解決了用戶關心的續航、安全、交互痛點,更推動汽車電子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車載芯片:從 “卡脖…
電源作為能源供應的 “核心樞紐”,其穩定性、能效性與環保性愈發受到關注。近日,國內電源技術研發團隊傳來好消息 —— 新一代綠色智能電源系列產品正式落地,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在能效提升、智能調控及低碳減排方面實現多重突破,為工業生產、智能家居、新能源配套等場…
隨著 5G、新能源汽車、AI 服務器等領域的爆發式增長,作為 “電子工業基石” 的電路板行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近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國內電路板市場規模突破 2800 億元,同比增長 12.3%,其中高端產品國產化率較去年提升 8 個百分點,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