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搶家電這件事,中日消費者正在攻守易形
過去的很多年里,到日本買家電是中國年輕人的新潮流。松下幸之助的創業故事,東芝對產品品質苛刻的要求一度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軼事。 就在不到十年前,中國游客前往日本瘋搶電飯鍋的事情還被當作典型案例分析。雷軍曾經在小米的十周年演講里提到,他覺得這樣的事“不可思議”。且不說米飯好不好吃,米的質量占了一半,單就電飯煲的制作技術來說,“中國是世界工廠,怎么做不好一個電飯煲呢?”雷軍說,他因此決定做一家高端電飯煲公司,經過一年半的研發,成功發布,“我們還專門把電飯煲拿去了日本街頭測試,很受歡迎。”
十年時間斗轉星移,雷軍創業高端電飯煲的故事隱隱成了世界消費趨勢的映照。據日本電視臺最新報道,現在已經換成了日本年輕人瘋搶中國的電器。
歐睿國際顧問公司的分析師大和太郎表示,中國家電企業在中低價位產品帶上具有超強的優勢,用更低的價格提供功能齊備的產品,讓日本消費者欲罷不能。而且在日本家電企業“擺爛”不創新的前提下,中國家電的起勢更加迅猛。像日本傳統家電大牌日立,在今年春天就沒有推出低價新品。負責家電子公司經營業務的社長大隅英貴表示,市場會變得更多元、更個性,日立不可能滿足所有需求,公司正在向高價位、物聯網轉型。
但在這一領域,同樣有著中國家電的身影。高價位方面,海信推出了85寸的大型4K電視進軍高端市場;物聯網方面,海爾智家升級發布了智慧家庭領域首個垂域模型海爾智家大腦HomeGPT。搶占全球市場,中國企業是認真的。
近期,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指出,中國家電品牌正成為日本新生活階段(如新學期或新職場生活)的商業競爭主力。在日本大型連鎖店BicCamera有樂町店,中國電器占據了近七成的柜臺空間,海爾、海信、美的等品牌紛紛亮相。 市場數據顯示,中國家電在日本消費市場的份額持續上升,冰箱品類的市場占有率已達到28%,十年間實現了翻倍增長。銷售人員透露,許多消費者在綜合考量功能、價格和設計后,傾向于選擇中國家電。
比如海爾在日本市場推出的5.5公斤洗衣機,專為單身人群設計,價格比日本本土品牌便宜約1萬日元(約400元人民幣),同時具備降噪、減震和節能功能,對競爭對手構成巨大挑戰。
海爾在日本市場受到青睞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專注冰箱業務:海爾專注于冰箱領域,使日本消費者更容易接受。
早期出海戰略:海爾早在1999年就決定在美國投資建廠,進軍歐美市場,并在2003年在日本東京銀座樹立了首座廣告牌。經過多年的海外市場拓展,海爾已在全球市場取得顯著成績。
共同開發:海爾與日本家電連鎖品牌如BicCamera、Edion、山田電器等合作,共同開發自有品牌家電,提升了品牌影響力。
此外,“中國美學”的推廣也為中國家電的設計增添了品牌特色。BicCamera與海爾合作的冰箱采用了不銹鋼色和黑色,而非日本設計師常用的白色,這一設計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海爾在冰箱領域的專注為其在日本市場贏得了優勢,2023年財報顯示,海爾全空間保鮮冰箱品類市場份額達到16.7%,實現了單一品類市場份額超越單一品牌。然而,海爾對冰箱板塊的過度依賴也可能對其長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面對日本消費者對中國家電的疑慮,海爾、美的和格力等品牌需要通過高質量的產品和創新的市場營銷策略來贏得信任。海爾在國內市場的場景化改造和海外市場的創新能力,如針對日本市場的獨身經濟、老齡經濟和少子化現象推出的小體積、大容量洗衣機,顯示了其適應時代變化和市場需求的能力。
隨著AIGC技術的發展,家電市場的創新空間不斷擴大,海爾等中國家電品牌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以智能家電為例,通過硬件和軟件的結合,搶占市場先機。海爾的未來發展前景,將取決于其在創新和市場適應性方面的持續努力
來源:BT財經
2025 年,當 AI 芯片功率突破 2000W、新能源車續航向 2000 公里沖刺,導熱散熱材料正成為破解 “高溫瓶頸” 的關鍵。最新行業數據顯示,全球導熱散熱材料市場規模年內將突破 200 億美元,碳化硅、銅 - 金剛石復合材料等新技術密集落地,在 AI 算力、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掀起…
2025 年,全球連接器市場迎來歷史性突破,規模預計首次超越 900 億美元大關,年復合增長率穩定在 6.5% 以上。作為全球最大的連接器市場,中國貢獻了超過 40% 的份額,本土化供應鏈優勢持續凸顯,成為驅動全球產業創新的核心引擎。在新能源汽車、5G 通信、工業自動化等關鍵…
2025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產業在技術創新與地緣格局重塑中迎來關鍵轉折。據 SEMI 最新報告,2024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達 675 億美元,同比增長 3.8%,其中晶圓制造材料占比 63.6%,達 429 億美元。另據世界集成電路協會(WICA)預測,受 AI 芯片與先進封裝需求驅動,…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汽車正從 “機械產品” 向 “智能電子終端” 加速轉型。近期,車載芯片、電池管理系統(BMS)、智能座艙電子等關鍵技術密集突破,不僅解決了用戶關心的續航、安全、交互痛點,更推動汽車電子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車載芯片:從 “卡脖…
電源作為能源供應的 “核心樞紐”,其穩定性、能效性與環保性愈發受到關注。近日,國內電源技術研發團隊傳來好消息 —— 新一代綠色智能電源系列產品正式落地,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在能效提升、智能調控及低碳減排方面實現多重突破,為工業生產、智能家居、新能源配套等場…
隨著 5G、新能源汽車、AI 服務器等領域的爆發式增長,作為 “電子工業基石” 的電路板行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近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國內電路板市場規模突破 2800 億元,同比增長 12.3%,其中高端產品國產化率較去年提升 8 個百分點,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