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戰略目標推動下,家電行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國際綠色貿易措施的挑戰,面臨著開展產品碳足跡核算、評價的迫切需求。
在家電深耕20多年的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財務官鐘錚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她今年帶來的三項建議中,其中一項就是加快推進家電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
加快推進家電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
產品碳足跡(Product Carbon Footprint),是指產品在生命周期內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總和,是衡量生產企業和產品綠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標。開展產品碳足跡核算、評價、認證對于推動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引導綠色低碳消費、妥善應對貿易壁壘、提升外貿產品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是世界家電生產與出口大國,產量規模占全球的份額約60%,貿易規模占全球份額超過30%。與此同時,家電行業也是國際化和高度市場化的產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國際綠色貿易措施的挑戰。
因此,家電行業面臨著開展產品碳足跡核算、評價迫切需求,這對于保持我國家電產品全球競爭力至關重要。近年來,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推動下,我國家電行業龍頭企業、認證機構、研究單位自主開展或積極參與產品碳足跡相關評價項目,也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相比于國外成熟的國家或行業,我國家電行業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仍不完善。
針對上述問題,鐘錚建議建立統一規范的家電產品碳足跡標準體系及家電產品碳足跡專業數據庫,并完善產品碳足跡認證體系和制度。
在標準體系方面,“在與國際通用標準對接的基礎上,聚焦家電行業、產品特色,構建家電產品碳足跡評價模型,明確碳足跡核算的范圍和邊界、數據來源和精度等要求,確保同類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統一,為企業及相關機構科學核算家電產品碳足跡提供指導。同時也保證核算結果的權威性和可比性,為下一步國際互認提供科學支撐。”鐘錚建議。
在數據庫方面,鐘錚建議由相關主管部門牽頭,組織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及產業鏈骨干企業,圍繞原材料、關鍵零部件、產品制造以及回收利用等環節,對標國際生命周期數據建設與數據質量管控方法,建立家電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基礎數據庫,為家電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評估提供科學、準確、國際認可的數據支撐。
在認證體系和制度上,鐘錚還建議,建立統一的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規范認證流程。豐富產品碳足跡應用場景,加快推進碳標簽、碳標識在家電等消費品領域的推廣應用,制定家電產品碳排放評價等級及對應指標,引導消費者選擇綠色、低碳家電產品。
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以“鼎新”帶動“革故”,以增量帶動存量,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智能制造是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型生產方式,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和時代標志。經過近十年的努力,我國智能制造快速發展,成為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的重要引擎,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方面的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對此,鐘錚建議:“首先,加快推動‘智能制造專項’立項實施。支持科研院所、企業突破數字化、人工智能、智能裝備等關鍵技術的創新和融合,推動工業機器人、工業軟件、智能制造裝備等重點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形成自主可控、先進適用的通用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其次,加快智能制造應用普及。圍繞國家智能制造戰略和雙碳戰略,支持各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研發和形成行業可大規模應用的行業解決方案并加以實踐,通過政策補貼或創新商業模式,向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賦能,普及。支持工業大省建設智能制造先行區,探索形成區域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的特色路徑,加強經驗總結并復制推廣。 此外,加快形成我國自己的智能制造標準和評價體系。鼓勵龍頭企業牽頭打造標準群,帶動產業 鏈上下游協同轉型。”
來源:華夏時報
2025 年,當 AI 芯片功率突破 2000W、新能源車續航向 2000 公里沖刺,導熱散熱材料正成為破解 “高溫瓶頸” 的關鍵。最新行業數據顯示,全球導熱散熱材料市場規模年內將突破 200 億美元,碳化硅、銅 - 金剛石復合材料等新技術密集落地,在 AI 算力、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掀起…
2025 年,全球連接器市場迎來歷史性突破,規模預計首次超越 900 億美元大關,年復合增長率穩定在 6.5% 以上。作為全球最大的連接器市場,中國貢獻了超過 40% 的份額,本土化供應鏈優勢持續凸顯,成為驅動全球產業創新的核心引擎。在新能源汽車、5G 通信、工業自動化等關鍵…
2025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產業在技術創新與地緣格局重塑中迎來關鍵轉折。據 SEMI 最新報告,2024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達 675 億美元,同比增長 3.8%,其中晶圓制造材料占比 63.6%,達 429 億美元。另據世界集成電路協會(WICA)預測,受 AI 芯片與先進封裝需求驅動,…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汽車正從 “機械產品” 向 “智能電子終端” 加速轉型。近期,車載芯片、電池管理系統(BMS)、智能座艙電子等關鍵技術密集突破,不僅解決了用戶關心的續航、安全、交互痛點,更推動汽車電子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車載芯片:從 “卡脖…
電源作為能源供應的 “核心樞紐”,其穩定性、能效性與環保性愈發受到關注。近日,國內電源技術研發團隊傳來好消息 —— 新一代綠色智能電源系列產品正式落地,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在能效提升、智能調控及低碳減排方面實現多重突破,為工業生產、智能家居、新能源配套等場…
隨著 5G、新能源汽車、AI 服務器等領域的爆發式增長,作為 “電子工業基石” 的電路板行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近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國內電路板市場規模突破 2800 億元,同比增長 12.3%,其中高端產品國產化率較去年提升 8 個百分點,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