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炸鍋、三明治機、多功能料理鍋……這些體積小巧、外觀精致、功能豐富的廚房小家電產品曾一度成為年輕消費群體的心頭好。尤其是在去年疫情期間,人們“宅生活”的時間增長,掀起了在家做美食的熱潮,更是為小家電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2020年小家電市場有多火爆,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
事實上,疫情只是“催化劑”,廚房小家電能夠火起來的根本原因,還在于年輕消費群體對品質生活的追求。在快節奏生活的當下,好好做頓飯對于年輕人來說簡直是一種奢求,而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的小家電正好可以滿足年輕人對美食DIY的需求。換句話說,年輕人想要的不是廚房小家電本身,而是一種更精致、更健康、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然而,小家電所承載的“精致生活”的幻想正在破滅,不少網友表示,疫情期間沖動消費后的小家電產品要么在角落“吃灰”,要么被放在二手平臺上轉賣。
僅一年時間,小家電市場就迅速降溫了。據奧維云網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今年1-7月,包括豆漿機、破壁機、攪拌機、電熱燒烤爐,多功能鍋在內的廚房小家電零售額共計279.5億元,同比下降9.7%;零售量13301萬臺,同比下降8.9%。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廚房類小家電陷入疲態,但是這于行業而言,既是考驗也是機遇。企業不必太糾結于短期內的營收下跌,而是應該著重于創新,把研發體系建立起來,打造拳頭產品,才能真正留住消費者。
那么,當小家電熱潮“激情退卻”,消費者更愿意為了什么樣的產品而買單?
首先,相比于單一功能的產品,多功能小家電產品更受當下消費者青睞,通過整合將產品多種功能集中在一起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小家電的使用人群主要集中在獨居人群、打工租房人群等。這類消費者普遍居住面積小,集成化的產品功能多樣,可以盡可能地節省空間,性價比高,更符合這類人的生活環境。
廚電企業們正是洞察到這一點,重點開發,推出了不少具有多功能、一機多用、節省空間等賣點的產品。例如方太集團輕廚品牌米博推出的多功能烹飪機,就定位為一機多用的烹飪型機器人,其占地僅0.1平方米,卻集成超15種廚電功能。美的則另辟蹊徑,推出了一款可以玩轉煎、炸、燜、燉、煮等多種烹飪方式的新物種——雙灶電磁爐,帶來多樣化烹飪的同時,更是把烹飪擴展到廚房之外。

在2020年火爆銷售的空氣炸鍋,憑借健康無油炸的特點,一度受到消費者的熱烈追捧,故而有企業不斷研究設計將空氣炸功能增加到臺式系列產品中。例如2020下半年,老板電器子品牌大廚推出了一款集“蒸烤炸”為一體的臺上式多功能蒸箱(又名:百寶箱)。此外,格蘭仕也在2021年推出了集微波爐、空氣炸鍋、烤箱的功能為一體的空氣炸微波爐。
其次,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飲食的追求從過去的“吃飽”到“吃好”再到“吃健康”,消費觀念的轉變也讓低脂、低糖等健康的烹飪方式受到消費者歡迎,因此,健康化成為消費者所追求的新方向之一。
鑒于消費者這一需求的變化,主打健康理念的小家電層出不窮。以電飯煲產品為例,伴隨著消費者對于健康、養生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能夠低糖、脫糖的電飯煲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各個品牌也紛紛發力,不斷提升電飯煲產品的脫糖技術。

在低糖飯煲這一細分領域,美的無疑是開拓者和引領者。早在2019年,美的就推出了行業首個低糖飯煲,并憑借著技術上的領先優勢,牢牢占據了市場地位。繼大熱的低糖電飯煲后,美的又再次加強廚房小家電健康領域的布局,于2020年推出了低脂電壓力鍋。
此外,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新一代消費者對產品的品質和消費附加值有著更高的要求,對于觸屏、語音、App遠程控制的廚房小家電有著非常強的偏好。
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包括傳統家電企業、廚電企業、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智能小家電領域。京東、小米、網易等互聯網巨頭,在旗下自營品牌店或購物平臺推出各式各樣的智能小家電產品,如智能電飯煲、自動炒菜鍋、智能蒸烤箱等等。

作為小家電行業的領軍者,美的的戰略則是將“美的小家電”轉變為“美的智能小電”,并整合了生活、環境、清潔等多個場景的產品線,由此做到了全面的智能化產品品類覆蓋。與此同時,通過以智能小電業務為突破口,加上傳統制造業多年的研發優勢,美的在“物”的真正互聯上,做到了場景打造的穩定性與體驗性,不是單薄的產品之間的簡單互聯,而是真正有意義的用戶交互。
綜上,就小家電產品方面來說,功能集成化、健康化、智能化、高端化正成為消費者所追求的新方向。面對新的消費趨勢,如何圍繞消費者需求創新產品,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以及在產品品質和實用性上下功夫,是小家電企業需要重新去思考的方向。
2025 年,全球連接器市場迎來歷史性突破,規模預計首次超越 900 億美元大關,年復合增長率穩定在 6.5% 以上。作為全球最大的連接器市場,中國貢獻了超過 40% 的份額,本土化供應鏈優勢持續凸顯,成為驅動全球產業創新的核心引擎。在新能源汽車、5G 通信、工業自動化等關鍵…
2025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產業在技術創新與地緣格局重塑中迎來關鍵轉折。據 SEMI 最新報告,2024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達 675 億美元,同比增長 3.8%,其中晶圓制造材料占比 63.6%,達 429 億美元。另據世界集成電路協會(WICA)預測,受 AI 芯片與先進封裝需求驅動,…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汽車正從 “機械產品” 向 “智能電子終端” 加速轉型。近期,車載芯片、電池管理系統(BMS)、智能座艙電子等關鍵技術密集突破,不僅解決了用戶關心的續航、安全、交互痛點,更推動汽車電子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車載芯片:從 “卡脖…
電源作為能源供應的 “核心樞紐”,其穩定性、能效性與環保性愈發受到關注。近日,國內電源技術研發團隊傳來好消息 —— 新一代綠色智能電源系列產品正式落地,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在能效提升、智能調控及低碳減排方面實現多重突破,為工業生產、智能家居、新能源配套等場…
隨著 5G、新能源汽車、AI 服務器等領域的爆發式增長,作為 “電子工業基石” 的電路板行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近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國內電路板市場規模突破 2800 億元,同比增長 12.3%,其中高端產品國產化率較去年提升 8 個百分點,綠…
隨著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的快速崛起,作為產業 “基石” 的電子元器件行業近期動作頻頻,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雙輪驅動,為全球電子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技術突破:車規級、微型化產品成研發重點在近日舉辦的 2025 國際電子元器件展上,多款突破性產品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