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夏日消暑、冬日取暖的必備神器,空調的技術發展一直備受矚目。回首 2011 年,首版空調技術路線圖在行業的期待中誕生,它為空調產業的初期發展提供了指引。此后,為順應時代潮流,2013 年、2015 年、2019 年又歷經三次重大修訂。而在 2023 年,為了緊跟當下復雜多變的社會經濟局勢,以及技術與市場的深刻變革,同時為家電 “十五五” 規劃夯實基礎,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毅然啟動了新一輪的修訂工作,并于 2024 年 10 月圓滿完成定稿。
空調產業技術路線圖修訂工作組組長李金波詳細介紹了 “中國房間空氣調節器產業技術路線圖 2024 版”。在未來 5 年,空調產業將圍繞智能化、低碳化兩大核心目標大步邁進。
在智能領域,空調智能化將邁向全新的智能場景階段,實現全屋空氣處理設備的智能聯動。想象一下,下班回家途中,通過手機就能提前開啟家中空調,一進家門,便能享受宜人的溫度;空調還能依據室內人員數量、活動狀態,自動調節風速、風向,讓舒適無處不在。不僅如此,借助人工智能技術,空調能夠精準感知室內環境,實現節能運行,既讓用戶盡享舒適,又為環保助力。
低碳環保也是重中之重。從制冷劑的更新換代,到產品能效的大幅提升,每一步都承載著對綠色未來的期許。一方面,明確提出 HCFCs 替代及 HFC 削減的目標,計劃在 2030 年,將 HCFC - 22 消費量在 2009 年和 2010 年兩年平均水平上削減 97.5%,到 2035 年,空調器行業 HFCs 消費量二氧化碳當量較 2020 - 2022 年 HFC 的平均消費量二氧化碳當量削減 30%,同時擴大 R290 制冷劑房間空調器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在家用中央空調領域積極探索與研究低 GWP 值制冷劑應用;另一方面,按照現有的空調能效標準,2030 年房間空調器的 APF 值一級最高提升 10%,2035 年提升 15%,市場上努力實現 2030 年房間空調器能效水平較 2024 年提高 10%,2035 年較 2030 年再提高 10%。此外,產品輕量化和小型化也被提上日程,預計到 2030 年,相同能效時,在現有基礎上降低空調器整機重量 5%,到 2035 年,降低 10%。
當然,前進的道路上少不了挑戰。技術瓶頸猶存,如高溫制冷、低溫制熱技術的突破,智能控制算法的優化等,都亟待解決。但好在研發路徑已然明晰,各大企業與科研機構正攜手共進,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產學研合作,全力攻克難題。可以預見,在新版技術路線圖的引領下,未來的空調將更加智能、舒適、環保,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質的飛躍,推動空調產業向著更高峰攀登。
來源:網絡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汽車正從 “機械產品” 向 “智能電子終端” 加速轉型。近期,車載芯片、電池管理系統(BMS)、智能座艙電子等關鍵技術密集突破,不僅解決了用戶關心的續航、安全、交互痛點,更推動汽車電子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車載芯片:從 “卡脖…
電源作為能源供應的 “核心樞紐”,其穩定性、能效性與環保性愈發受到關注。近日,國內電源技術研發團隊傳來好消息 —— 新一代綠色智能電源系列產品正式落地,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在能效提升、智能調控及低碳減排方面實現多重突破,為工業生產、智能家居、新能源配套等場…
隨著 5G、新能源汽車、AI 服務器等領域的爆發式增長,作為 “電子工業基石” 的電路板行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近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國內電路板市場規模突破 2800 億元,同比增長 12.3%,其中高端產品國產化率較去年提升 8 個百分點,綠…
隨著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的快速崛起,作為產業 “基石” 的電子元器件行業近期動作頻頻,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雙輪驅動,為全球電子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技術突破:車規級、微型化產品成研發重點在近日舉辦的 2025 國際電子元器件展上,多款突破性產品引…
三星重啟美國泰勒晶圓廠,聚焦 2nm 制程與特斯拉合作三星電子宣布重啟對美國泰勒晶圓廠的投資,以特斯拉價值 165 億美元的 AI 芯片代工訂單為核心驅動力,計劃 2026 年底至 2027 年初實現 2nm 工藝量產。泰勒廠將采用單一無塵室部署 2nm 產線,初期月產能約 1.6 萬片,目…
深圳凌奈智控申請新能源汽車電池熱管理控制專利,顯著減少控制過程中的振蕩和超調現象:來源于金融界 2025 年 4 月 7 日的消息,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深圳凌奈智控有限公司申請了名為 “新能源汽車電池的熱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統” 的專利,公開號 CN119764687A。其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