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10月31日,中國白電行業巨頭——海爾、美的、格力、海信相繼發布了各自的三季度財報。在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各企業的業績表現呈現出鮮明的對比,美的、海爾、海信實現穩步增長,格力則面臨收入下滑的挑戰。
具體來看, 2024年前三季度,美的實現營業收入3189.75億元,同比增長9.57%,歸母凈利潤達到316.99億元,同比增長14.37%。其中,第三季實現營業收入1022億元,同比增長8%,歸母凈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15%。盡管第三季度收入增速有所放緩,但凈利潤增速依然穩中有升。美的業績的穩健增長,得益于其多元化的業務布局和持續的創新投入。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智能建筑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四大板塊齊頭并進,共同推動了美的業績的快速增長。特別是ToB業務,在美的集團收入中的占比已達33%,成為美的新的增長引擎。
海爾智家表現同樣出色,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海爾智家實現營收2030億元,同比增長2.2%;歸母凈利潤達到151.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5.3%。海爾智家業績的顯著增長,主要歸功其多方面的戰略布局。在國內,公司緊抓以舊換新機遇,憑借高端品牌卡薩帝與Leader的增長,以及海爾品牌智慧科技產品的優勢,持續領跑市場。同時,再循環工廠也在為“收舊”提供支撐。海外方面,海爾智家通過本土化戰略,在歐美市場引領創新,深化供應鏈,在新興市場加速供應鏈建設與產品升級,實現領跑與高速增長,并收購開利商用制冷,拓展海外市場。此外,海爾智家在新賽道上,通過三翼鳥智慧生活解決方案與海爾智慧樓宇的智慧節能產品,推動門店零售額與用戶日活增長,賦能智慧低碳建筑逆勢高增長。
海信家電的業績表現也是可圈可點。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705.79億元,同比增長8.75%,歸母凈利潤27.93億元,同比增長15.13%。海信家電在聚焦家電主業的同時,也展現出了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公司積極拓展新興業務,如機械裝備和汽車電子等領域,這些新興業務不僅為公司帶來了新的增長點,也為公司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格力電器的業績表現略顯黯淡。2024年前三季度,格力實現營收1467.22億元,同比減少5.34%,歸母凈利潤依然保持增長,達到219.6億元,同比增長9.3%。具體到第三季度,格力實現營收469.4億元,同比減少15.84%。收入增速的下滑給格力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競爭對手的強勁勢頭,格力也在積極尋求變革。據悉,格力在全國范圍內持續推進新零售變革,通過完善雙線銷售網絡,提供線下體驗、線上下單、全國統一配送和安裝的服務,來提升市場競爭力。
隨著家電市場的進一步回暖和國家政策的持續支持,美的、海爾等家電巨頭有望繼續保持穩健增長。而格力電器將在新零售變革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面對全球家電市場的激烈競爭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所有家電企業都需要不斷創新和升級,以應對未來的市場挑戰。
來源:中國家電網
2025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產業在技術創新與地緣格局重塑中迎來關鍵轉折。據 SEMI 最新報告,2024 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達 675 億美元,同比增長 3.8%,其中晶圓制造材料占比 63.6%,達 429 億美元。另據世界集成電路協會(WICA)預測,受 AI 芯片與先進封裝需求驅動,…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汽車正從 “機械產品” 向 “智能電子終端” 加速轉型。近期,車載芯片、電池管理系統(BMS)、智能座艙電子等關鍵技術密集突破,不僅解決了用戶關心的續航、安全、交互痛點,更推動汽車電子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車載芯片:從 “卡脖…
電源作為能源供應的 “核心樞紐”,其穩定性、能效性與環保性愈發受到關注。近日,國內電源技術研發團隊傳來好消息 —— 新一代綠色智能電源系列產品正式落地,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在能效提升、智能調控及低碳減排方面實現多重突破,為工業生產、智能家居、新能源配套等場…
隨著 5G、新能源汽車、AI 服務器等領域的爆發式增長,作為 “電子工業基石” 的電路板行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近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國內電路板市場規模突破 2800 億元,同比增長 12.3%,其中高端產品國產化率較去年提升 8 個百分點,綠…
隨著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領域的快速崛起,作為產業 “基石” 的電子元器件行業近期動作頻頻,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雙輪驅動,為全球電子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技術突破:車規級、微型化產品成研發重點在近日舉辦的 2025 國際電子元器件展上,多款突破性產品引…
三星重啟美國泰勒晶圓廠,聚焦 2nm 制程與特斯拉合作三星電子宣布重啟對美國泰勒晶圓廠的投資,以特斯拉價值 165 億美元的 AI 芯片代工訂單為核心驅動力,計劃 2026 年底至 2027 年初實現 2nm 工藝量產。泰勒廠將采用單一無塵室部署 2nm 產線,初期月產能約 1.6 萬片,目…